截至九月底,代币动态和市场行为一直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发展中的焦点。随着大型语言模型 (LLM) 的不断普及,代币活动在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大型语言模型通过处理和生成类似人类的文本,以离散单元的形式,即 token 来运行。这些 token 代表单词、短语或标点符号,而处理的 token 数量已经成为该领域中一项关键的绩效指标。

根据最近的报告,截至2025年6月,中国每日代币消费量已超过30万亿。这一数字反映了企业和研究机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计算需求的显著增长。这种需求不仅限于基本的语言建模,还扩展到复杂的人工智能应用,例如自动财务分析、情绪评分,甚至人工智能驱动的交易系统。
代币消费的激增也引发了关于大规模人工智能运营的可持续性和效率的讨论。例如,分析财务数据或生成市场预测的人工智能系统需要大量的代币处理。一位用户描述了一个人工智能系统,它使用历史数据、技术指标和新闻情绪同时评估数千只股票,每次运行大约消耗5亿个代币。由于计算和成本限制,此类操作以前是不可行的。
除了人工智能之外,代币相关动态仍然是区块链领域的一个关键话题。
以太坊领先的区块链平台以太坊 (Ethereum) 仍然是代币经济的核心参与者,并引入了智能合约和可编程货币的概念。2025 年是该平台成立十周年,标志着其创新的十年,以太坊支持各种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应用、非同质化代币 (NFT) 和去中心化自治组织 (DAO)。截至 2025 年第二季度,以太坊已拥有超过 1230 亿美元的稳定币和 750 亿美元的 DeFi 应用。以太坊网络在可扩展性和能源效率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提升。合并后,其能耗骤降至每年0.01太瓦时,较峰值使用量大幅下降。该网络目前每秒处理超过250笔交易,展现了其强大的弹性和适应性。这些进步使以太坊成为下一代数字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层。
随着代币动态和市场行为的演变,人工智能与区块链之间的相互作用持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应用中代币消费的快速增长凸显了对高效可扩展基础设施的需求,而像以太坊这样的基于代币的系统的成熟则凸显了向去中心化和可编程价值交换的更广泛转变。这些发展表明,无论是以人工智能处理单元还是基于区块链的资产形式出现的代币,在未来几个月仍将是技术和金融创新的核心。
